您好,欢迎访问
标签列表 - ***公司
  • 广东漏斗茶具

    精美茶具装点空间 对许多人来说,茶不只是简单的解渴饮料,它更是生活中一个美丽的衔接。注重居室生活品位的人们,对各种茶具的收藏也是另一种装点空间的方法。一般而言,杯器可因不同的用途而有不同的款式。红茶杯的杯缘较宽,以使茶叶有舒展的空间,同时也能观赏茶叶舒展的美感。杯器的材质可分为陶及瓷,两者保温效果相差不多,市场上的骨瓷杯则含有动物的骨灰,保温效果极好,但一般家庭很少使用。用杯器装点居室,不仅可将杯子单摆在餐桌、茶几上,成套地摆放在透明的橱柜里,或是几组不同的杯器结合使用,利用不同的色彩与质感对比,再搭配新鲜的水果,娇艳的鲜花、绚丽的台布,让你有个品茶的好心情。 一方面茶承可以用于淋壶...

    发布时间:2022.08.27
  • 个性化茶具欢迎选购

    8.茶船的使用方法: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9.煮水器的使用方法: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自动电炉。 10.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11.茶巾的使用方法: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12.茶叶罐的使用方法:储存茶叶的罐...

    发布时间:2022.08.26
  • 广东茶具中的刷子

    白瓷茶具白瓷茶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为普遍。好的茶具不仅能与茶色相得益彰,还能让整个泡茶过程如行云流水,神韵悠远,别具雅意。广东茶具中的...

    发布时间:2022.08.25
  • 汕头企业茶具

    金、银、铜、锡都是制造茶具的可选之材。中国锡制茶具的兴起始于明末清初,明代许次纾的《茶疏》中曾说:“锡备柔刚,味不咸涩,作铫良。”锡铫煮水,可令水快速沸腾,无熟汤之气,饮茶较好,口感别具清香。锡铫被推崇,应是锡之提炼技术精益的结果。以前曾有人认为用锡制茶具煮水泡茶,易夺香败味,使茶味走样,其实主要是锡质不纯所致。 锡茶具兴起,也是明代茶具的一个重要特点。罗禀在《茶解》中提到茶注“以时大彬手制粗沙烧缸色者为妙,其次锡。”明代锡壶与紫砂壶一样,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一时间锡壶制作名家辈出,他们往往不惜工本,制作出许多美轮美奂的锡茶具。 锡延展性好,易于加工,可以做成各种茶具。但锡器的...

    发布时间:2022.08.25
  • 广东宜家茶具

    茶道配件 1.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称「茶扒 」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的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4.茶则: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5.茶夹: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6.茶针(茶通):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

    发布时间:2022.08.25
  • 广东泡茶具图片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变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其中一人。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以小壶为妙。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现代人在家泡茶更倾向于用电烧,干净快速又方便,不锈钢电水壶就是主...

    发布时间:2022.08.24
  • 广东懒人茶具滴水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变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其中一人。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以小壶为妙。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品茗杯:就是用于喝茶的杯子,杯身较矮,款式多样。广东懒人茶具滴水...

    发布时间:2022.08.23
  • 广东小型茶具店

    由于茶叶不再碾末冲泡,前代流行的碾、磨、罗、筅、汤瓶之类的茶具皆废弃不用,宋代崇尚的黑釉盏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景德镇的白瓷。屠隆《考般木余事》中曾说“宣庙时有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为要用。蔡君谟取建盏,其色绀黑,似不宜用。”张源在《茶录》中也说“盏以雪白者为上,蓝白者不损茶色,次之”,因为明代的茶以“青翠为胜,涛以蓝白为佳,黄黑纯昏,但不入茶”,用雪白的茶盏来衬托青翠的茶叶,可谓尽茶之天趣也。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有实用价值,又富艺术之美。广东小型茶具店茶具紫砂茶具仍是清代茶具的重要分支,经过明代的初步繁荣,清代紫砂茶具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创作高峰。如果...

    发布时间:2022.08.22
  • 购买茶具欢迎选购

    宜兴窑,在今江苏宜兴丁蜀镇。早在汉晋时期,就始烧青瓷,产品造型的纹饰均受越窑影响,胎质较疏松,釉色青中泛黄,常见剥釉现象。于宋朝开始改烧陶器,及明代它则以生产紫砂而闻名于世。据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记载,紫砂壶的创始者是金沙寺僧,正始于供(龚)春,供春是学使吴颐山的家僮。明正德年间,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供春暇时仿老僧制壶,做了一把银杏树瘿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但原盖已失,曾由清黄玉麟配制一瓜蒂盖,后被有名画家黄宾虹看出"张冠李戴",遂又由制壶名家裴石民重做一个树瘿壶盖。供春之后,出现了制壶的"四名家",即董翰、赵梁(一名赵良)、袁锡(一名元锡)、时朋(一作鹏)。和"四名家"同时的另一...

    发布时间:2022.08.22
  • 企业茶具有哪些

    客家常见的锡茶壶,体圆形,横向直径24公分,高18公分,底部有圆圈形的“脚”,高约1公分,一侧有茶壶嘴;壶体上部有一圆形直径10公分的壶口,并有盖,供放水和放茶叶用。上端还安有一对活动的茶壶“耳朵”供手提用。一般的茶壶容积比较大的,约可装七八斤茶水,小的茶壶直径却只有约10公分,只能装一二斤茶水。昔时农村没有暖水瓶,更没有电热器,每天早上煮饭时多放二瓢水,在壶中放上一把自产茶叶,倒进热开水,盖上壶盖,即可饮用。若遇天气冷时,将锡茶壶置于一特制木桶中,桶上端有木盖,盖上面有一活动的把木梁,木桶内先放置一些棉花棉布之类的保温物品,乡间称为“暖桶”(能保温的茶桶)。金属茶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

    发布时间:2022.08.21
  • 广东便携茶具包

    建窑,在今福建建阳。始于唐代,早期烧制部分青瓷,至北宋以生产兔毫纹黑釉茶盏而闻名。兔毫纹为釉面条状结晶,有黄、白两色,称金、银兔毫;有的釉面结晶呈油滴状,称鹤鸽斑;也有少数窑变花釉,在油滴结晶周围出现蓝色光泽。这种茶盏传到日本,都以"天目碗"称之,如"曜变天目"、"油滴天目"等,现都成为日本的国宝,非常珍贵。该窑生产的黑瓷,釉不及底,胎较厚,含铁量高达10%左右,故呈黑色,有"铁胎"之称。宋代有名书法家也是茶学家的蔡襄在《茶录》中云:"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燲之,久热难冷,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可见,宋代盛斗茶之风,又视...

    发布时间:2022.08.20
  • 购买茶具口碑推荐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一套鎏金茶具,由唐僖宗供奉,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从宋代起,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元代以后,特别是从明朝开始, 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容易使“茶味走样”,因此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因其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旋旋光性能,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因此得以流行于世。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鎏金茶具茶叶罐:盛放茶叶的容器,有锡茶叶罐、陶瓷茶叶罐、玻璃茶叶罐、木质茶叶罐、铁盒等。购买茶具...

    发布时间:2022.08.20
  • 广东木制茶具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一套鎏金茶具,由唐僖宗供奉,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从宋代起,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元代以后,特别是从明朝开始, 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容易使“茶味走样”,因此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因其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旋旋光性能,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因此得以流行于世。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鎏金茶具锡罐存放茶叶可以挡异味,保存时间长,能保留茶叶本质的香味。广东木制茶具茶具 宋代是我国...

    发布时间:2022.08.20
  • 广东伯爵红茶茶具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以前人们用盖碗...

    发布时间:2022.08.07
  • 汕头茶具优化价格

    木鱼石茶具,木鱼石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空心的石头,又叫“太一余粮”、“禹余粮”、“石中黄子”,俗称“还魂石”、“凤凰蛋《本草纲目》记载,木鱼石系珍稀中药材,其性甘平无毒,有定六腑、镇五脏之功效,久服有强力、耐寒、耐暑、不饥、轻身、延年不老之神奇疗效。木鱼石茶具是指用整块木鱼石作出来的茶具,主要包括茶壶、酒壶、竹节杯、套筒杯、冷水杯、茶叶筒等。将水放在木鱼石器具中浸泡两小时,水中溶解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即能达到国家矿泉水限量指标。因木鱼石中铀及稀土元素含量适中,故此茶具的防腐和通透性好,用其泡茶即便是在酷暑季节,五天内茶水仍可饮用不会变质。木鱼石对酒有奇效,经山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表明,...

    发布时间:2022.08.03
  • 广东功夫茶具介绍以及使用方法

    汤瓶是点茶必不可少的茶具之一,其作用是烧水注汤。汤瓶的制作很讲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或以银、铁、瓷、石为之。”黄金制作的汤瓶是皇室以及达官贵族才能使用的茶具,对于普通阶层人士而言,瓷质汤瓶才是没办法的选择。从出土的宋代茶具来看,南、北方瓷窑都有生产此类瓷汤瓶,尤其是南方的越窑、龙泉窑以及景德镇窑,汤瓶的数量更大。汤瓶的造型为侈口,修长腹,壶流较长,因为宋代注汤点茶对汤瓶长流要求极高。南宋画家刘松年《斗茶图》中清楚地描绘了汤瓶的形制,呈喇叭口,高颈,溜肩,腹下渐收,肩部安装很长的曲流,应是宋代汤瓶的真实写照。品茗杯:就是用于喝茶的杯子,杯身较矮,款式多样。广东功夫...

    发布时间:2022.07.28
  • 纪念茶具工程

    清代饮茶习俗与明代无异,因此茶具基本上是明代的延续和发展。清代景德镇瓷窑在明代基础上进行了变更和创新,除了生产传统的青花、素三彩、釉里红、斗彩等瓷器外,还新创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品种。特别是乾隆一朝,新创了集各种工艺于一体的陶瓷,并能生产仿木纹釉、仿石纹、仿青铜彩、仿绿松石釉的瓷器,把中国陶瓷工艺推向历史的新高峰。康、雍、乾三朝皇帝都喜饮茶,曾在宫中多次举行茶宴,宴请文武百官,场面宏大,景德镇瓷窑生产大量茶具来满足宫廷饮茶的需要。 宫廷饮茶讲究排场,而民间饮茶则率性随意,茶具也多了几分野逸之气。清代民用陶瓷茶具的造型更加活泼,纹饰则更加生动。各地由于饮茶习俗不一,而形成了颇有地方特色的...

    发布时间:2022.07.12
  • 广东简单功夫茶具的用法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朝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锡制茶具,色泽银白,优雅高贵,具有很强的金属质感。泡茶久,味更浓,是同亲朋好友品茶及收藏的选择。广东简单功夫茶具的用法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

    发布时间:2022.07.07
  • 新奇茶具有哪些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门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如今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上釉为...

    发布时间:2022.07.05
  • 广东锡茶具价格

    锡制品的用料分硬料和软料。用硬料制作的工艺品一般适合于茶罐、酒瓶,硬料的锡度一般有五成到九成六,成品外表一样比较清泽。用软料制作的一般用锡量相对比较多,因为太薄会导致成品变形,所以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得不加厚壁身,软料的锡度一般也控制在五成到九成六,外表带一些米黄色。 此外,皮壳是鉴别古代锡器和现代锡器的重要依据。所谓“皮壳”是古玩行对古玩表皮的色彩、光泽及质感概括。锡于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受影响,但一件老锡器,如果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之中,除了外表光泽不如新锡器强以外,其它变化不会太大。但时间长达数十年或数百年的老锡器几乎不可能完全与潮湿环境隔绝,而锡受潮表面会生成一...

    发布时间:2022.07.04
  • 出口茶具标准

    明代散茶的冲泡又直接推动了紫砂壶艺的发展。宜兴位于江苏省境内,早在东汉就已生产青瓷,到了明代中晚期,因当地人发现了特殊的紫泥原料(当地人称之为“富贵土”)紫砂器制作由此发展起来。相传紫砂早期是由金沙寺僧发现的,他因经常与制作陶缸瓮的陶工相处,突发灵感而创作了紫砂壶。据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载,紫砂器制作的真正开创者应是供春,供春是明正德年间的学仕吴颐山的家僮,吴颐山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供春在一旁侍读,聪慧的他向金沙寺僧学习了紫砂制作技法,制成了早期的紫砂壶,供春遗留下来的紫砂作品廖廖,但他却是宜兴紫砂史上有名可考的人。茶承:茶承是用来承载茶壶的器具,即茶壶下的托盘。出口茶具标准茶具 除陶、瓷...

    发布时间:2022.07.04
  • 质量茶具平台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茶盏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说:“盏杯子。”宋时开始有“茶杯”之名。见《陆游诗》云:“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中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茶盏也随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较大的变化。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

    发布时间:2022.07.03
  • 地方茶具类型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宝丰清凉寺一带,因北宋属汝州而得名。北宋晚期为宫廷烧制青瓷,是古代官窑,又称北宋官窑。釉色以天青为主,用石灰一碱釉烧制技术,釉面多开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较薄。 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许昌神垕镇,此地唐宋时为钧州所辖而得名。始于唐代,盛于北宋,至元代衰落。以烧制铜红釉为主,还大量生产天蓝、月白等乳浊釉瓷器,至今仍生产各种艺术瓷器。 定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北曲阳润磁村和燕山村,因唐宋时属定州而得名。唐代已烧制白瓷,五代有较大发展,白瓷釉层略显绿色,流釉如泪痕。北宋后期创覆烧法,碗盘器物口沿无釉,称为"芒口"。五代、北宋时期承烧部分宫...

    发布时间:2022.07.03
  • 个性化茶具怎么样

    散茶的真正流行是明代洪武二十四(1391)以后的事,据《野获编补遗》记载:“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日,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由此“开千古茗饮之宗”,散茶于是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明代的散茶种类繁多,虎丘、罗岕、天池、松萝、龙井、雁荡、武夷、大盘、日铸等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茶类,这些散茶不再需要碾罗后冲饮,其烹试之法“亦与前人异,然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陈师道记载了当时苏、吴一带的烹茶法:“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如淡金黄色,香味清馥,过此而色赤不佳矣!”即壶泡法;而当时杭州一带的烹茶法与苏吴略有不同,“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

    发布时间:2022.07.02
  • 广东怎么推荐茶具

    宜兴窑,在今江苏宜兴丁蜀镇。早在汉晋时期,就始烧青瓷,产品造型的纹饰均受越窑影响,胎质较疏松,釉色青中泛黄,常见剥釉现象。于宋朝开始改烧陶器,及明代它则以生产紫砂而闻名于世。据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记载,紫砂壶的创始者是金沙寺僧,正始于供(龚)春,供春是学使吴颐山的家僮。明正德年间,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供春暇时仿老僧制壶,做了一把银杏树瘿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但原盖已失,曾由清黄玉麟配制一瓜蒂盖,后被有名画家黄宾虹看出"张冠李戴",遂又由制壶名家裴石民重做一个树瘿壶盖。供春之后,出现了制壶的"四名家",即董翰、赵梁(一名赵良)、袁锡(一名元锡)、时朋(一作鹏)。和"四名家"同时的另一...

    发布时间:2022.07.02
  • 哪些茶具共同合作

    木鱼石茶具,木鱼石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空心的石头,又叫“太一余粮”、“禹余粮”、“石中黄子”,俗称“还魂石”、“凤凰蛋《本草纲目》记载,木鱼石系珍稀中药材,其性甘平无毒,有定六腑、镇五脏之功效,久服有强力、耐寒、耐暑、不饥、轻身、延年不老之神奇疗效。木鱼石茶具是指用整块木鱼石作出来的茶具,主要包括茶壶、酒壶、竹节杯、套筒杯、冷水杯、茶叶筒等。将水放在木鱼石器具中浸泡两小时,水中溶解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即能达到国家矿泉水限量指标。因木鱼石中铀及稀土元素含量适中,故此茶具的防腐和通透性好,用其泡茶即便是在酷暑季节,五天内茶水仍可饮用不会变质。木鱼石对酒有奇效,经山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表明,...

    发布时间:2022.07.01
  • 个性茶具经验丰富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茶洗:用来洗茶...

    发布时间:2022.07.01
  • 哪些茶具价格比较

    瓷器茶具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青瓷茶具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为好。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净、透明发光的青瓷。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具相当规模。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16世纪末,龙泉青瓷出口法国,轰动整个法兰西,人们用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与之相比,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视为稀世珍品。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

    发布时间:2022.07.01
  • 广东八和茶具官网

    唐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白瓷出现于北齐,唐代的白瓷可与南方的青瓷相媲美,出现了“北白南青”共繁荣的局面。当然,饮茶的兴盛也进一步推动了唐代陶瓷业的发展。陆羽特别推崇越窑青瓷,越窑青瓷在有唐一代达到了顶峰,出现了青瓷史上登峰造极的作品——“秘色瓷”。陆羽认为茶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并认为“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当然,这只是陆羽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当代窑址考古发掘材料证明,除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之外,北方的邢窑、曲阳窑、巩县窑,南方的景德镇窑、长沙窑...

    发布时间:2022.07.01
  • 广东茶具图标

    茶具范围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 [1] 中四杰”的画家徐责有一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烧水炉:有了壶还得有炉,户外的茶事可以考虑碳炉,室内一般都是电磁炉、电热水壶了。广东茶具图标茶具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一套鎏金茶具,由唐僖宗供奉,可谓是金属...

    发布时间:2022.06.3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