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打造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1日

城市公园现状:在1966~1978年间全国新建公园数量55个;1979~1999的20年间,新建数量达到595个;2019年,中国公园数量达到18038个,比上年增加1303个,同比增长7.79%。城市公园的建设和城市规划有一定的脱节。如今城市更新中,城市住房更新往往成为更新的任务,却能够体现“人本理念”的城市公园的更新看成是“细枝末节”。没有重视其重要性,所以往往在规划中成为了城市住房的补充。更注重是否达到规划规定的“绿化率”,忽视了其共享性、功能性、休闲性、文化性、娱乐性、教育性等。如出现停车场不够、动线不合理、定位不清晰、空间浪费、功能单一等问题。城市公园中的水体是公园整体质量的重要表现,一般比较小,水循环比较差,水质容易变得恶劣。打造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在工作原则上,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实行全周期管理;坚持聚焦重点、创新突破,突出公园城市的本质内涵和建设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根据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特点,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坚持稳妥有序、防范风险,稳妥把握建设时序、节奏、步骤,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在发展目标上,到2025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历史文化名城特征更加彰显,市政公用设施安全性大幅提升,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城市治理体系更为健全。浅谈城市公园应用面对城市公园绿化工作日益复杂的养护、管理、服务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公园绿化的整体水平。

我国城市公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大致分为社会、经济、环境三大功能。社会功能是指作为市民休闲游憩的场所,精神文明建设和科研教育的基地,防灾、减灾功能等。经济功能体现为拉动消费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丰富旅游产业的内涵等。环境功能主要体现在绿化、美化城市景观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等。现在,城市公园在市民眼中已不仅是游玩休闲、锻炼踏青的场所,伴随社会发展和市民精神生活丰富的需求,它逐渐成为市民亲近自然、感受所在城市历史文化、释放生活压力、聚会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开展现代化城市试点示范。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4.72%,城市已成为人民**工作生活的主要载体。人民**对质量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发展将更多体现生产生活生态多元导向,生产生活方式将加快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建设公园城市,是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城市实践,有利于在探索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实践、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等方面,积累有效做法和有益经验。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大批园林绿地的建设。

2018年2月,在视察四川天府新区时提出“公园城市”的理念。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的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过去,人们提到多的是“城市公园”。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璐指出,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的转变绝非文字顺序的简单变化,而是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公园城市作为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转化的重要载体、场景和媒介,积极探索城市建设新模式的价值实现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向界面新闻分析,“‘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主要为推动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通过公园建设来改变传统水泥森林、高密度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更新。‘公园城市’包括生态、绿色、休闲等主要特点,生态、绿色是为增加城市的绿化,而其理念的关键是在休闲,就是提供给市民休闲生活,包括运动休闲、文化休闲、家庭休闲等休闲活动。”城市公园建设是‘城市公园’理念主要的支撑,在市区范围内建设各种公园是城市公园的发力点和落脚点。专业化城市公园植物色彩配置

现代城市公园建设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城市公园的运营资金少,勉力维持。打造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消费者对于绿色、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绿色”、“公园”无疑是弥足珍贵的存在,也是很多都市人对“置身快时代,呼唤慢生活”的向往理想场景。消费者对于“健康空间”的需求更为迫切,传统消费场景远不能适应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商业也从“公园里的商业”到“商业里的公园”逐步转换,将是未来城市消费场景的“新宠”。商业空间的社交强化。大面积绿化和富有娱乐性休闲性设计是“公园式”的自带属性,与周围冷漠的线性建筑形成强烈对比,也会成为周边消费者在结束一天疲劳工作之后抑或闲暇的优先放松地点。无论是商业体还是品牌,通过空间连通与消费者的社交价值链,是抢占流量先机的必然探索。打造城市公园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