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注塑级PC/ABS用途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9日

PC/ABS合金,是由PC(聚碳酸酯)和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共混而成的热塑性塑料,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异特性,不仅能提高ABS的耐热性和拉伸强度,还可以降低PC熔体粘度,减少材料内应力,改善制品的加工性、提高低温抗冲击能力、耐化学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外壳、电器外壳等领域,目前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其在充电桩行业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影响PC/ABS合金性能的因素很多,如原料、PC/ABS共混配比、第三组分、加工工艺等,本文将着重介绍其原料及PC/ABS共混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加工前必须做干燥处理。湿度应小于0.04%,建议干燥条件为90~110℃,2~4 h;注塑级PC/ABS用途

耐高温PC/ABS合金如有必要在温度范围的高温段成型,通常应缩短滞留时间,以免材料发生热降解。因此,为满足较高温度的成型要求,建议小注塑量应大于机器能力的60%。滞留时间是材料在注塑机中受热的总计时间。它总是根据熔体温度来计算的。PC/ABS原料树脂的建议滞留时间是4到8分钟,多12分钟。滞留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材料降解。另一方面,滞留时间过短则可能使成型参数发生波动,从而降低材料的塑化和均匀性。为了提高熔体质量并维持恒定的喷射量,建议使用3到7bar的机器背压。如果使用更高的背压,可能导致熔体温度更高,并可能发生熔体降解。应恰当调节螺杆转速,使螺杆能在整个冷却周期中保持转动,并且不延迟总周期。对PC/ABS原料建议的螺杆转速取决于螺杆直径,但在150-250mm/s范围内。增韧级PC/ABS塑料不同牌号的PC ABS树脂共混所制得的合金的性能有大的差异 其中由于ABS组成的多样性 选择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较大。

PC/ABS合金可综合两者的优良性能。一方面提高ABS的耐热性和拉伸强度,另一方面降低PC熔体粘度,改善加工性能,减少制品内应力和冲击强度对制品厚度的敏感性。PC与ABS具有一定的相容性,但是,PC与ABS的相容性受两组分的型号、配比及加工工艺等因素影响很大。为了有效改善界面相容性,很有效方法是在共混体系中加入相容剂。通常的增容剂有:马来酸酐MAH接枝POE、ABS的接枝物、PE接枝物、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MA)、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胺基、SAN、双组分增容等。

为了克服ABS的以上缺点,一般将聚碳酸酯(PC)与ABS共混,制得PC/ABS合金,通常PC/ABS的质量比是70/30。这个比例是综合考虑了厚度、温度等因素对冲击性能的影响。该合金结合了ABS材料的成型性和PC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和耐温性、抗紫外线等性能,可广泛应用在汽车内部零件、各种机器、通信器材、家电用品及照明设备上。汽车内外饰:仪表板,饰柱,仪表前盖,格栅,内外饰件商务设备机壳和内置部件:笔记本/台式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电信,移动电话外壳,附件以及智能卡(SIM卡)电器产品:电子产品外壳,电表罩和壳体,家用开关,插头和插座,电缆电线管道家用电器:洗衣机,吹风机,微波炉内外部件模具温度:50~100℃。

ABS/PBT合金有良好的耐热性,强度、耐化学品行和流动性、适于做汽车内饰件,内燃机车外垫件等;添加抗静电剂的长久抗静电性牌号用处有:复印机、画像机等的转交纸张机构、IC片支座、录像和高级音频磁带等;此外还有ABS/PSU、ABS/EVA、ABS/PVC/PET、ABS/EPDM、ABS/CPE、ABS/PU等合金。高光泽ABS用于吸尘器,电扇、空调机器、电话机等家具制品,靠克制ABS中橡胶粒径R+(较小)来取得,低光泽ABS用于仪表盘、仪表罩、柱状物等汽车内饰件,电动喷雾器用填加粗骨料方法使表盘微观收缩,降低表盘光泽。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ABS/PC)在混炼或加工过程中 加入加工改性剂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 MMA/St共聚物等可改善PC/ABS合金的流动性.标准级PC/ABS特点

在共混体系中加人苯并噻唑、聚酰亚胺等物质可提高合金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注塑级PC/ABS用途

材料注塑模工艺1、干燥处理:加工前的干燥处理是必须的。湿度应小于0.04%,建议干燥条件为90~110℃,2~4小时;2、料筒温度:喂料区:50~70℃(70℃)、熔料温度:230~300℃、料筒恒温:200℃、模具温度:70~90℃;3、注射压力:80~150MPa(800~1500bar);4、保压压力:注射压力的40%~50%以避免制品发生缩壁,为了使制品的内应力很小化,保压压力应该尽可能设置低;5、背压:只要5~10MPa(50~100bar),避免产生摩擦热;6、注射速度:中等注射速度,将摩擦热降至很小;多级注射;对有些制品建议采用从慢到快7、螺杆转速:比较大螺杆转速折合线速度为4.0m/s;计量行程(1.0~3.0)D,因为熔料对过热和在料筒内残留时间过长很敏感;残留时间不应超过6min,在热流道中的滞留时间也应尽可能小残料量2~5mm取决于计量行程。注塑级PC/ABS用途

标签: PC ABS EAA POM PC/ABS

扩展资料

PC/ABS热门关键词

PC/ABS企业商机

PC/ABS行业新闻

推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