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标准级PC/ABSFR3030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0日

ABS/PBT合金有良好的耐热性,强度、耐化学品行和流动性、适于做汽车内饰件,内燃机车外垫件等;

添加抗静电剂的长久抗静电性牌号用处有:复印机、画像机等的转交纸张机构、IC片支座、录像和高级音频磁带等;此外还有ABS/PSU、ABS/EVA、ABS/PVC/PET、ABS/EPDM、ABS/CPE、ABS/PU等合金。

高光泽ABS用于吸尘器,电扇、空调机器、电话机等家具制品,靠克制ABS中橡胶粒径R+(较小)来取得,低光泽ABS用于仪表盘、仪表罩、柱状物等汽车内饰件,电动喷雾器用填加粗骨料方法使表盘微观收缩,降低表盘光泽。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ABS/PC) 商务设备机壳和内置部件:笔记本 台式电脑 复印机 打印机 绘图仪 显示器 电信 移动电话外壳 附件以及智能卡SIM卡;标准级PC/ABSFR3030

耐高温PC/ABS合金如有必要在温度范围的高温段成型,通常应缩短滞留时间,以免材料发生热降解。因此,为满足较高温度的成型要求,建议小注塑量应大于机器能力的60%。滞留时间是材料在注塑机中受热的总计时间。它总是根据熔体温度来计算的。PC/ABS原料树脂的建议滞留时间是4到8分钟,多12分钟。滞留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材料降解。另一方面,滞留时间过短则可能使成型参数发生波动,从而降低材料的塑化和均匀性。为了提高熔体质量并维持恒定的喷射量,建议使用3到7bar的机器背压。如果使用更高的背压,可能导致熔体温度更高,并可能发生熔体降解。应恰当调节螺杆转速,使螺杆能在整个冷却周期中保持转动,并且不延迟总周期。对PC/ABS原料建议的螺杆转速取决于螺杆直径,但在150-250mm/s范围内。高流动PC/ABS材料特性PC/ABS合金的性能与ABS的含量呈线性关系,近似服从加和性,其整体性能介于PC与ABS之间。

聚碳酸酯PC和ABS树脂合金是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它可以兼具两种聚合物的优良性能,改进单一聚合物某一方面性能上的不足,形成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PC/ABS合金中各组分含量对合金的冲击强度、拉伸性能、相容性、脆韧转变温度、耐化学性等性能影响很大。所以想要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PC/ABS合金,需要严格控制PC/ABS合金中橡胶相B的含量、AN的含量、ABS的含量以及PC的含量。采用不同牌号ABS所制得的材料其物性差别十分悬殊.它们的缺口冲击强度随组分含量的变化。显示的差异,提示有必要对两种ABS作全部的剖析和表征。



PC/ABS合金可综合两者的优良性能。一方面提高ABS的耐热性和拉伸强度,另一方面降低PC熔体粘度,改善加工性能,减少制品内应力和冲击强度对制品厚度的敏感性。

PC与ABS具有一定的相容性,但是,PC与ABS的相容性受两组分的型号、配比及加工工艺等因素影响很大。为了有效改善界面相容性,很有效方法是在共混体系中加入相容剂。通常的增容剂有:马来酸酐MAH接枝POE、ABS的接枝物、PE接枝物、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SMA)、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胺基、SAN、双组分增容等。 ABS的耐溶剂开裂性好,在PC/ABS合金中ABS的存在有利于抵抗溶剂造成的剪切应力,提高了PC的耐化学性能。

为了克服ABS的以上缺点,一般将聚碳酸酯(PC)与ABS共混,制得PC/ABS合金,通常PC/ABS的质量比是70/30。这个比例是综合考虑了厚度、温度等因素对冲击性能的影响。该合金结合了ABS材料的成型性和PC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和耐温性、抗紫外线等性能,可广泛应用在汽车内部零件、各种机器、通信器材、家电用品及照明设备上。汽车内外饰:仪表板,饰柱,仪表前盖,格栅,内外饰件

商务设备机壳和内置部件:笔记本/台式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

电信,移动电话外壳,附件以及智能卡(SIM卡)

电器产品:电子产品外壳,电表罩和壳体,家用开关,插头和插座,电缆电线管道

家用电器:洗衣机,吹风机,微波炉内外部件由于PC与PB的相容性差,因此ABS中橡胶含量会极大地影响PC/ABS合金的性能。高流动PC/ABS材料特性

该合金结合了ABS材料的成型性和PC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和耐温性、抗紫外线等性能.标准级PC/ABSFR3030

PC/ABS合金,是由PC(聚碳酸酯)和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共混而成的热塑性塑料,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异特性,不仅能提高ABS的耐热性和拉伸强度,还可以降低PC熔体粘度,减少材料内应力,改善制品的加工性、提高低温抗冲击能力、耐化学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外壳、电器外壳等领域,目前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其在充电桩行业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影响PC/ABS合金性能的因素很多,如原料、PC/ABS共混配比、第三组分、加工工艺等,本文将着重介绍其原料及PC/ABS共混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标准级PC/ABSFR3030

标签: EVA ABS EAA POM PC/ABS

扩展资料

PC/ABS热门关键词

PC/ABS企业商机

PC/ABS行业新闻

推荐商机